當你沿著港島環島徑的維港西段步行時,你會行經卑路乍灣海濱長廊。自2020年開放以來,這個多功能,而且寵物友善的空間很快就成為了熱鬧的聚腳地。從這裡眺望海港,你會發現左邊有兩個小島——青洲與小青洲。它們並不對公眾開放,因為這裡座落了香港最古老,而且至今仍在運作的燈塔。然而,如果1990年代初的一個發展項目得以實現的話,你今天目之所及的將不會是海水,而是一座座住宅樓宇以及通往大嶼山的隧道入口。在這個計劃裡,青洲會被改建為一個公園,人們可以步行前往。
這個項目是一個已化為泡影的城市的一部分,裡面有著一系列沒有實現的基礎建設。如今,這個計劃的蛛絲馬跡只能在舊規劃文件、工程研究報告,掃描像數差強人意的電子檔案,以及政府部門裡滿是塵埃的文件櫃中找到。信不信由你,這個未能成事的青洲填海計劃與今天的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其實有所重疊,那就是隧道入口。
交椅洲位處香港島、南丫島和大嶼山之間。有關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討論已持續了十年,至今尚未興建任何東西。不過,早於1980年代,政府就已經萌生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填海的想法。
最初的計劃與現在的大相逕庭。新造的地不是以三個小島的形式出現,而是一個與東大嶼山相連的半島;土地用途也並不是現今所說的容納五十五萬人口以及第三個核心商業區,而是兩個新的貨櫃碼頭。
填海規模之大,難以憑空說明。造地的面積將會是五分四個青衣島,呈倒轉的「E」字從竹篙灣延展至交椅洲,包圍整個坪洲,創造出兩個新泊位予未來的十號和十一號貨櫃碼頭。
這是政府於1989年公布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的一部分。此策略文件還包括多項主要運輸基建,如赤臘角機場和青馬大橋。這個計劃被稱為「玫瑰園計劃」,被視為即將卸任的殖民地政府在將主權交還中國之前,試圖提升商業信心的一個項目。
根據原本的計劃,貨櫃碼頭的部分將會以一條從交椅洲到堅尼地城、長度為4公里長的海底隧道連接香港島。這將會是當時香港最長的隧道。
在原本的計劃裡,隧道的出入口將會在堅尼地城的新填海地上。這片填海土地會覆蓋青洲和堅尼地城海岸線之間的海域,旨在是為10.3萬人提供住屋,以及修建一條連接大嶼山和中環的高速公路。
青洲只是1990年代初一份名叫「都會計劃」的策略規劃文件當中,眾多填海項目的其中之一。該計劃的填海範圍與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的範圍分開,但卻關係密切,目的是用20年的時間填出足夠土地,將舊區人口分散,減低香港市區核心的密度。包括對面海的青衣至觀塘,以及港島的青洲至筲箕灣,都提出了大型的填海項目。
不過,現在我們知道,許多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從未得以實現。
青洲填海是首個被刪除的項目。1990年代不僅是城市大規模建設的時期,也是大眾環保意識日漸增長的時候。1995年,身兼城規會成員的徐嘉慎律師成立保護海港協會,並發起了反對將「維多利亞港」變成「維多利亞河」的抗議行動。至1996年,這個協會成功煞停青洲填海項目。而在1997年,立法會通過了由當時立法局議員陸恭蕙以私人草案形式提出的《保護海港條例》。在接下來的幾年,徐律師與和他同陣線人士發起的倡議和官司成功終止所有維港的填海項目,除了工程已開始的中環—灣仔填海計劃第二期之外,並令政府重新評估其海濱規劃政策。
然而,交椅洲的貨櫃碼頭其實遠在維港範圍之外,而它被擱置的原因就更令人意想不到,那就是迪士尼主題公園。1996年,香港貨櫃吞吐量的增長比預期中的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1999年,董建華政府尋求吸引旅客消費的方法,於是就與迪士尼簽訂合約。而龐大的貨櫃碼頭將會阻礙了座落於竹篙灣的魔幻王國的景觀,於是這個計劃就被無限期擱置。無論如何,預期中的貨櫃吞吐量一直都未能達到。
九、十和十一號貨櫃碼頭的規劃始於1980年晚期和1990年代,這個需求是基於香港貨運吞吐量指數的增長預測。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大大促進了內地的經濟發展,也令香港的貨櫃吞吐量在1977至1997年間增長了14倍。然而,當位於青衣的九號貨櫃碼頭於2003年啟用時,香港貨櫃吞吐量的增長已經放緩,因為內地的新港口已經加入業務競爭行列。1998年,政府預測香港在2011年將會處理3,300萬個貨櫃的貨物,但實際數字僅達2,440萬個,此後數字更持續下滑。2023年的貨櫃吞吐量已跌回1998年的水平。
不過,已取消的項目並未完全消失。倒轉「E」形的交椅洲貨櫃碼頭依然出現在大嶼山東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中,裡面預留了超過300公頃的土地作「貨櫃碼頭長遠發展」。這個計劃自2005年起就沒有再更新。
2011年,土木工程拓展署收到指示,要探索維港以外的填海地點以增加香港的土地供應時,當初那個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填海的主意起死回生。署方在翻箱倒櫃後,整理出一份多達48個地點的初步名單,然後又縮窄範圍至27個,最終列出六個選項。交椅洲榜上有名。最終在2014年時被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採納為「東大嶼都會」計劃,隨後又被其繼任人林鄭月娥在2018年以「明日大嶼願景」重新包裝出台。
偏遠的交椅洲之所以被選中,一部分的原因似乎是它能夠提供一個既沒有不相容土地用途,也沒有現有居民反對的空白地帶。另一個原因則是,相關的交通網絡早已規劃妥當。
1990年代中期,政府曾提議修建十號幹線以服務貨櫃碼頭。首先是一條連接堅尼地城和交椅洲的隧道,然後這條路會向北轉,與北大嶼山公路交匯,再跨過海面到達青龍頭(深井附近)。接下來以西北向的隧道穿過大欖郊野公園,在掃管笏連接屯門公路,再於地底穿過藍地,繞過洪水橋並穿過深圳灣,最後到達蛇口。這個道路規劃旨在令貨車可以從深圳的工廠直達新的貨櫃碼頭,同時也提供一條香港島直達赤臘角機場的路線。
在興建貨櫃碼頭的計劃取消後,儘管原本的需求已經不復存在,政府仍然堅持了好幾年想要修建十號幹線。運輸和可行性的研究早已完成,但這個項目收到逾百份反對,更有專家指出這些研究對交通流量的預測超出了實際需求的兩倍。最終,只有深圳灣大橋的部分在2003至2007年間以與深圳政府合作的形式建成。
20年過去了,十號幹線的規劃再次出現,但卻易名為十一號幹線。連接大嶼山與元朗的部分預計在2033年落成。大嶼山與香港島的路段則變成了人工島項目的一部分。然而,由於青洲填海項目被取消,而維港內被禁止填海,隧道出口將不得不落在堅尼地城的卑路乍灣海濱長廊。2023年,政府宣布這條海濱長廊將會關閉五年,並將大幅收窄,以騰出空間容納隧道入口和通風口。
這篇文章不會重複有關交椅洲人工島的多個爭議點,包括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是否能應付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有限度的公眾諮詢,以及五千八百億港元的造價。然而,我們想指出一個常見的模式,那就是使用過度樂觀的預測推算為依據。2017年,政府統計署預期香港人口將會在2021年達到730萬,2036年達到810萬。人工島預計在 2030年代中容納55萬人口,意味著會吸納人口預期增長的三分二。
2023年,受香港的移民趨勢和低生育率的影響,這個預測數字下調至八百萬,但這很可能依然是高估。自1997年起,政府在每一次的人口普查中都高估了實際人口增長。而在2021年,政府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當中橫跨新界北部的數個高科技新市鎮帶將容納過百萬人口。結合交椅洲的人工島計劃,這將遠超政府至2046年的人口住屋需求的預測,其時人口將達到高峰點820萬。
有好幾年的時間,政府打算同時推動這兩個項目。直至2024年2月,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人工島計劃將會延後二至三年。政府的後疫情財政赤字令其不得不考慮各個項目的優先次序。也許這個延期是三年甚至更久。不過,如果歷史有任何啟示的話,這個計劃遲早都會再次出現。
此文為香港建解與Parks and Trails合作的「香港島環島俓挑戰2024/25」專題系列文章,旨在分享香港島海岸鮮為人知的故事。
Ove Arup & Partners et al., “Green Island Reclamation Feasibility Study – Final Report, Executive Summary”,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ong Kong Government, September 1994.
PAPM Consultants et al., “Green Island Link Feasibility Study”, Highways Department, Hong Kong Government, February 1992.
Lawrence W. C. Lai, “The final colonial regional plan that lingers on: Hong Kong’s Metroplan”, Habitat International, v.41, January 2014, pp. 216-228.
保護海港協會(2024年更新),〈過往之工作〉。
Strategic Planning Unit, Land and Works Branch, “PADS: Port and Air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Background Notes”, 1988, Hong Kong Government.
香港海運港口局(2001 年),〈二零零一年港口發展策略檢討〉。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Pui-yin Ho, Making Hong Kong: A History of its Urban Development, 2018,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城市規劃委員會(2005年11月8日),〈分區計劃大綱圖〉。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臨時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1997年9月10日),〈大嶼山港口〉。
臨時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1997年11月3日),〈大嶼山北岸發展研究〉。
香港環境資源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00年),〈北大嶼山竹篙灣國際主題公園及有關主要基礎設施建造工程〉。香港:環境保護署。
海事署,〈按海運/河運分析港口貨物吞吐量〉(1990-2023年)。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保護海岸協會(2001年4月27日),〈對十號幹線工程進行大規模檢討提交的意見書〉(呈交予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Wilbur Smith Associates Limited, “Review of Proposed Route 10, Prepared for Route 3—Country Park Section”, Legislative Council Panel on Transport, 29 March 2001.
Samuel Yeung, “Is it the end of the road for the controversial Route 10 projec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6 December 2002.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2年10月15日),〈有關十號幹線的背景資料簡介〉,立法會CB(1)58/02-03號文件。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土木工程拓展署(2023年),〈交椅洲人工島〉,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Ove Arup & Partners, “Agreement No. 9/2011 Increasing Land Supply by Reclamation and Rock Cavern Development cum Public Engagement—Feasibility Study, Final SEA Report—Reclamation Sites”, Civi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KSAR Government, 2014.
AECOM, “Technical Study o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t Kennedy Town for Connecting to East Lantau Metropolis”,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HKSAR Government, November 2017.
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1997-2016年、2002-2031年、2007-2036年、2012-2041年,2017-2066年及2022-2046年。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