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走過新界鄉村的主要道路,可能會發現不少鄉村的核心範圍都有名為「菜站」的建築物。菜站多數是由當地農戶組成的合作社管理及運作,至今依然是組成香港本地農產運銷過程的一部分。
目前,新界仍有近三十個菜站,當中的26個組成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菜聯社),另有一些則是獨立運作的合作社。這些菜站建築大多建於1950至60年代。隨著農業式微,加上農作物不再需要通過蔬菜統營處這個半官方、非牟利機構批發銷售,近年這些合作社的運作亦日益減少——不少菜站停止運作,有些則不再每天開放。
雖然各區菜站的建築各有不同,但普遍都包含幾個主要部分:籮房、辦公室和上落貨台。昔日農民將收成運到菜站後,會將之放入指定的菜籮,然後在籮房外的大秤台進行稱重,菜站的買手會將籮內蔬菜的品種、品質和重量記錄在「籮咭」上。這張籮咭會隨著菜籮一併運到統營處(位於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內)。在統營處內,合作社的賣手會先與投買人洽談價錢,雙方達成共識後,賣手會在籮咭上填寫價錢等資料。最後,投買人要到統營處出納部呈交籮咭及現金,才算完成整個投買程序。
以往,每個合作社都有自己的貨車,因此菜站都設有上落貨台。農產在統營處交收完畢後,貨車會駛回菜站並停泊至翌日清晨,然後再運送新一天的收成。不過,由於現時農產品的數量大幅減少,許多菜站都不再配備私家貨車,改為根據需要租車運輸,站外也不再泊車。
一些合作社的社員分佈較廣,因此設有正站和分站(或稱「衛星站」)。社員會用手推車將收成送到就近的衛星站,正站的貨車會駛經各個衛星站收集蔬菜。這些衛星站的規模各異,例如石崗菜站旗下的大江埔分站是一座完整的菜站建築,空間較大,可容納更多人;而新攸菜站旗下位於攸潭美村(又稱牛潭尾村)的分站是一座簡單的籮房,只在交收時間開門。
香港山多平地少,過去港英政府並未如同在馬來亞或印度等殖民地般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因此新界得以保留傳統的農業活動。從前香港農業主要以種植稻米為主,並輔以少量家庭式的禽畜養殖,而蔬菜等副食物大多由廣東等地進口。至上世紀30年代,經歷海員大罷工和經濟大蕭條後,香港社會(殖民地政府開始重視本地農業的發展,政府成立相關部門以指導農業生產。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香港在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下,農業發展乏善足陳。二戰結束後,中國大陸迅速爆發內戰,許多人為逃避戰亂而南下香港。
與此同時,新界有許多男性原居民因為生活困難而離開香港到海外謀生。新界不少農田主轉為將田地租從內地南下來港的難民。這些新加入的勞動力較為擅長種植蔬菜,因此蔬菜逐漸取代稻米,成為新界農田的主流作物。
為了有效控制農產品的價格,政府於1946年成立蔬菜統營處。透過統營處,政府也開始介入農產品的運輸及銷售,希望透過引入統一的市場制度來取代私人買手市場,因而規定九龍及新界的所有農作物都需要交到統營處進行批銷。然而,當時市面仍有不少蔬菜經由天光墟、直銷或私人買手等不同渠道流出市面。
政府樂見這些難民在新界從事農業工作,甚至通過理民府發出「租用官地牌照」,將官地租予他們耕作,同時安排農業技術教學、農田水利基建等措施支持農業發展。
起初,政府在新界各地設立蔬菜收集站或收集點。然而,隨著不少南來的新移民帶來新的種植技術,農業生產力得以提升,各產地之間很快就因為競爭市場及資源分配出現糾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成立合作事業管理處,鼓勵農民在各生產區內組建合作社,由農民社員選出的理事負責統籌蔬菜運送,並運到統營處銷售。1951年,粉嶺蔬菜產銷合作社正式成立,隨後各區也陸續組建了合作社。
清晨時分,農民會從農田收割作物,然後將其運送到菜站交菜,再由合作社集中運送到長沙灣蔬菜批發市場進行拍賣。拍賣所得的收入在扣除統營處及合作社的佣金後,就會轉交給農民。政府也透過合作社向農民發放資訊和推廣農業政策。合作社也會協助農民採購及分發肥料、農藥、糧油等生活物資。
此外,由於農民在開季前未必有足夠資金購買農資,合作社還會提供小型貸款服務。1954年,政府成立約瑟信託基金向合作社提供貸款作發展或營運資金,合作社也會以低息將款項轉借給社員。因此有些合作社的名字是「產銷及貸款有限責任合作社」或「信用有限責任合作社」
新界各地的菜站見證了本地農業的興衰。現時經合作社和菜統處交收的蔬菜數量早已不及當年。加上統營處的收菜價格不高,新晉農民也不願意將菜交予菜站。不過,仍有不少半退休的老農民仍然會選擇經合作社交菜,一來位置便利,不需要自己長途跋涉進入市區;二來亦不需要自行尋找客戶;三來目前菜站仍會根據各社員每季交菜的數量,向他們分發肥料。然而,隨著新界多個發展項目的推進,一些菜站,例如古洞菜站和龍洲菜站,將因收地而逐漸消失。
(此文章由合約研究員吳卓恆撰寫。)
周思中(2022)。《夕陽的光:誰說香港沒有菜園》。香港:藝鵠有限公司。
饒玖材(2017)。《十九及二十世紀的香港漁農業傳承與轉變(下冊:農業)》。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陳煜禮(2007)。〈香港農業合作運動研究 : 以蔬菜產銷合作社為例(1945-1997)〉(博士論文)。取自https://repository.lib.cuhk.edu.hk/en/item/cuhk-34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