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30年前出版的《粵大記》專志中有幅香港地圖,上面有一些至今仍耳熟能詳的地名,例如筲箕灣,將軍澳和尖沙咀。不少地方都是根據自然地理特徵命名,不過在經歷了170年的填海造地之後,這些特徵早已不復存在。如今,這些地名未必能喚起太多聯想,頂多只是代表地鐵沿線的站名。然而,當我們回顧香港最初的海岸線時,這些名字剎時有了更多畫面與意義。
香港不少地區命名都有個「灣」字。英文則以「Bay」或「Wan」表達。這些地方是因填海造地而出現,例如「長沙灣」,意思是長形沙灘海灣,在19世紀的地圖上被標示為一處海灘;九龍灣則是一個寬闊而淺水的海灣,自1920年代起進行填海,至1950年代建成啟德機場的跑道。
將軍澳的「將軍」究竟是指何許人也,至今仍然無從稽考,不過此地早已不再是海灣。1990年代填海而來的地皮上,陸續建成將軍澳新市鎮、將軍澳工業村以及新界東南堆填區。
香港島的填海工程始於1850年代,自上環起一路向東擴展,填平了一個又一個海灣。1920年代開始在灣仔(字面意思為「小的海灣」)填海造地,後來1970年代和2010年代的兩期填海工程將海岸線一路向北延展。銅鑼灣於1950年代被填平,建成了維多利亞公園。1980年代,因為需要空間修建港島東區走廊而填平了鰂魚涌。筲箕灣和柴灣相繼於1980年代和1990年代填海,土地用以修建屋苑和港島線。
在英國殖民政府治下,一些地方被賦予與其中文地名毫不相關的英文名字。前者通常源於地形描述,後者則是來自對殖民政府有重要意義的人、建築或事件。
例如銅鑼灣的英文名「Causeway Bay」的「Causeway」,指的是1850年代修建的堤道。高出來的堤道橫跨低窪泥灘,連接銅鑼灣與北角。而中文名字「銅鑼灣」則是得名自像銅鑼一樣的弧形海灣。
鰂魚涌的英文名「Quarry Bay」的「Quarry」源自於英國人登陸不久後,由客家人在此開設的石礦場。當時本地產的花崗岩是重要的建築物料,更成為主要出口產品。而中文地名的「鰂魚」並非與此處的海灣相關,而是因為從前流經此處的小溪中曾有大量鰂魚,這條溪流今天已經被埋進地下。
筲箕灣因為此處的海灣與用作篩走米糠的筲箕形狀相似而得名。不過它的英文名「Aldrich Bay」則是紀念皇家軍事工程師愛秩序少校(Major Edward Aldrich)。他曾於1847年率領皇家海軍突襲廣州外圍的七座炮台。
在港島的東面,今天的柴灣曾一度被喚作「西灣」。這個方向錯配的名字可能是因為語言混淆所致。
「柴灣」的得名據說是因為這一帶盛產木材,可作柴薪之用,是清朝時本地瓷窯所用的燃料。然而,當英國皇家工兵部測量師歌連臣(T.B. Collinson)於1845年首次在香港測繪地理時,他將此處標記為「西灣」灣(Sywan Bay),而鄰近另一個較小的海灣則是「小西灣」灣(Little Sywan Bay)。他當時可能混淆了「柴」(chai)與「西」(sai)的發音,更似乎不知道「Wan」本身已有海灣的意思,不需要再加入英文的「Bay」作標示。所以「西灣(Wan)灣(Bay)」與「小西灣(Wan)灣(Bay)」都是意思重疊的地名。
不論真相是什麼,「西灣」這個名字卻流傳下來,直至1960年代,也經常(並非總是)在地圖中廣泛應用。時至今日,柴灣附近較小的海灣已變成了名叫「小西灣」而非「小柴灣」的社區。
中文通常會將半島這種地形稱為「嘴/咀」或是「角」,前者的字面意思是嘴唇或鳥喙,後者是「角落」。因此,「大角咀」指的是從前深水埗南面一處狹長多石的岬角;「牛頭角」曾經是一個多山的半島,上面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形似牛角,因而得名。
「尖沙咀」(舊名「尖沙嘴」)意指狀似尖嘴的沙灘。這個半島曾經狹窄得多,九廣鐵路沿著與漆咸道平衡的東岸岸線,一路延伸至現時尖沙咀鐘樓所在的火車總站。1950年代與1970年代間,尖沙咀東進行填海工程,而紅磡灣餘下的部分則在1980年代與1990年代被填平。
「紅磡」指的是「紅色的山崖」,因為此地曾有一座75米高的山丘,陡壁一直延伸至海岸。1860年代,這座山丘下建成了香港黃埔船塢,亦即是現時黃埔花園所在之處。到了1880年代,地圖顯示這個地區有大規模的石礦,直至1970年代才隨著船塢重建。時至今日,山丘的痕跡只餘下和黃公園內的部分。
填海工程也將好幾個小島併入陸地。雖然這些地方不再四面環海,但中文地名仍保留「洲」(意指河流或海洋中的小島),英文的仍有「Island」一字。
奇力島得名自一位姓奇力(Sir Henry Kellet)的英國皇家海軍軍官。這個小島位處銅鑼灣的海底隧道入口旁邊,自1939年就是皇家遊艇會的所在地。海心島(即「在海中心的小島」)曾是一座廟的所在地,如今小島已經消失,唯一的痕跡就只有土瓜灣海心公園的兩塊巨石。佛堂洲上曾有一個小村落,因為將軍澳填海工程而遷走,現在已變成一座被工廠大廈和堆填區包圍的綠色山丘。
昂船洲(意即「像一艘反轉的船的小島」),英文名字是「Stonecutter’s Island」(字面意思為「石匠島」)。19世紀時,此地是一個石礦場,1930年代開始被用作軍事基地。直至1990年代,隨者葵涌貨櫃碼頭的擴建工程,以及連接赤臘角機場的道路和橋樑的建設工程,這個小島與九龍半島連成一片。現時是解放軍的海軍基地,政府船塢和污水處理廠的所在地。
與170年前相比,香港的海岸線已經變得更直、更平坦。不過有些地方仍然保留著年代久遠的地名。讓人不禁想像,400年後,人們又會怎樣解讀「奧運」、「康城」這些地名的出處呢?
Vivian Ngo(2014)。〈香港填海歷史地圖〉。香港:香港舊照片。
Hugh Farmer, “Quarry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stone in Hong Kong, 1841”,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21 February 2014.
華南研究中心(2022)。〈海灣故事地圖:將軍澳與坑口〉。香港:香港科技大學。
何培斌等(2013)。《柴灣工廠大廈的文物影響評估報告》(只有英文版)。香港:香港房屋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