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裡逝去的建築與它們飄零的痕跡
香港的城市發展歷程上有過幾次重建浪潮。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的香港私人大廈資料庫數據,在四萬一千幢私樓中,只有大概180幢被列為建於1946年以前。不過,即使建築物已被拆除,它們仍然留下絲絲痕跡。城市的變遷由千千萬萬個各不相關的決定堆疊而成,這些決定可以是出於金錢、規例、技術又或是社會規範的原因,有時也只是為了方便之故。有時候,不經意間就會發現早期建築遺留下來的痕跡,像幽靈一樣散佈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在街頭漫步時,你或許會遇見一條孤零零、沒有明顯用途的柱。從柱面上的紋飾可以推斷,它們比旁邊風格平實,建於1950-60年代唐樓更為古老。這些正是戰前唐樓的遺跡。
唐樓是一種牆貼牆、商住混合的建築, 據說起源於19世紀末中國華南地區一帶,亦見於檳城、新加坡和澳門等地。這種混合建築風格結合當地的建築規例和技術,發展出特有形態。例如在香港,1903年《公共衛生及建築條例》頒布,規定每座樓宇的高度限制為四層,必須留有後巷和天井通風。「騎樓式」設計的唐樓因而興起,以支柱支撐的陽臺覆蓋整條行人道,藉此擴大樓層空間。
自殖民地時代早期以來,唐樓往往會被間成多間板間房,甚至多個床位分租出去。戰後湧入的大量難民更是令到這個情況雪上加霜。1955年,政府制定新的《建築物條例》,放寬樓宇高度和密度的限制,引發一股重建潮。沒有電梯設施的樓宇可建至九層,安裝了電梯的建築則可以因應街道寬度而建得更高。然而,一些舊有的柱子卻留下來了。不過這並非是為了結構支撐,因為戰後懸臂式的樓宇根本沒有這個需要,它們之所以倖存是因為地權分界。
在戰前時期的香港,富商會修建一整排的唐樓然後分租出去。隨著時間推移,業權拆散到多名業主手中。在往後的日子裡,這為重建進程帶來不少問題。各個分段的界線座落在樓和樓之間的共用牆上,亦即是每幢樓只擁有共用牆一半厚度的業權。由於拆卸或改動共用牆都會影響到毗鄰樓宇的結構安全,所以《建築物條例》規定發展商要在雙方同意的前提下才可進行工程。
許多情況下,發展商不會等到另一方業主(單一或多個)的許可。當一幢建築重建時,分隔牆包括支撐柱在內都需要保留,否則旁邊的樓宇會坍塌。而到了旁邊的那幢樓宇都重建的時候,分隔牆往往會被留下來。自1950年代起,比起整幢樓宇出售,買賣單一單位的情況越來越常見,新建的樓宇有多名業主,取得業主許可的程序更添困難。因此,發展商寧願重建時犧牲一部分樓宇面積,在自己地界內令修建多一道牆。這個做法的成本效益仍要比無了期的等待要高。
2009年7月,德輔道西71號——一幢建於1964年,六層高的唐樓旁站立著兩幢四層高的戰前唐樓。
2017年1月。右手邊的四層高唐樓已被拆除,餘下兩條柱。
2020年12月。第二幢戰前唐樓也被拆除,留下一條柱。
有時候,當一幢樓宇被拆除,而空隙又未被填補的時候,共用牆就會曝露在外,牆上的印記正是它已消失的鄰居的樓宇輪廓。
例如這篇文章的第一幅圖片,殘存的共用牆清晰地顯示出一個金字形屋頂的輪廓,說明原本座落於此的建築物很大機會是建於1935年以前。當時大部分唐樓都有石砌或磚砌的分隔牆,木橫樑以及斜屋頂。後來隨著鋼筋混凝土越來越普遍,樓房的屋頂就變成平頂居多。
另一個例子是下圖中一幢四層唐樓的輪廓,這座已拆卸的建築可能與旁邊仍然屹立的綠色唐樓有著相似的構造。在那面倖存的共用牆上,紋飾仍然輕易可見。
X型支撐結構並非亦拆卸樓宇原有的部分,而是後來添加以確保啡色建築的穩定性。由於左邊粉紅色的住宅是按照1964年後頒布的建築條例而建成的,樓宇設計不再是四平八穩的唐樓,取而代之的是較高和窄的新樓。啡色建築無法再依賴旁邊的樓宇作結構支撐,所以政府要求新樓的發展商負責裝上外牆的支撐結構。
偶爾兩幢樓宇間會出現一條奇怪的空隙,一幢樓在半空中向橫延伸,像是俄羅斯方塊遊戲中落錯位的L形骨牌。這是地權界限遺留痕跡的另一種演繹。從前的唐樓通常是一梯兩伙,而地界就將樓梯的業權一分為二。
當其中一幢的業主要重建其物業時,不能拆走一半樓梯,因為旁邊的唐樓仍然需要用來上落。重建而成較高的新建築只能包覆著樓梯至地權界線的位置,以此最大化樓面面積。這個做法不能將效益最大化,因為發展商不但損失了樓梯所佔的樓面面積,還要額外修建一條單獨的樓梯供新樓上落。不過重建帶來的經濟利益遠超成本。當餘下那幢唐樓也重建時,樓梯終於被拆除,但這幢樓的業主只擁有樓梯的一半業權,所以也不能填補這個空間。於是,一個空隙就此留了下來。下次當你遇到這類俄羅斯方塊式的建築時,你眼前的那條空隙很可能就是一條樓梯留下的殘影。
特別鳴謝Glamorous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nsultancy創辦人林國生先生。
Christopher DeWolf, “The Mystery of Hong Kong’s Ghost Pillars”, Zolima Citymag, 25 July 2018.
John Lam, “Common Staircase Shared by Adjoining Lot in Hong Kong”, Glamorous 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Consultancy, 2 December 2020.
Lee Ho Yin, “Pre-war Tong Lau: A Hong Kong Shophouse Typology”, resource paper to the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and Commissioner for Heritage’s Office, 19 April 2010.
香港測量師學會(2023年7月)。《保養歷史建築小錦囊》。
屋宇署(2004)。《建築物拆卸作業守則》。香港:政府屋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