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結生死的鐵路

和合石運棺車廂內部

香港連結生死的鐵路

1950年代,八成港人乘搭鐵路完成人生的最後一程

撰文 City Unseen

1950 年,九廣鐵路總經理杜利華曾寫道:「我們都知道,世上無奇不有,而香港政府似乎又再添一例……」,那就是為逝者修建了一條鐵路。

1950 年至 1983 年期間,和合石支線將遺體從紅磡站運往粉嶺的和合石墳場。這條長約 950 米的東鐵支線,把棺木直接運到墳場入口。列車車廂經過特別改裝,可以裝載上下兩層棺木。一根工字鋼條支撐著車廂的天花板,上面附有滑輪和鏈條,可以將棺木吊到上層的架子,鄰近車門的地板滾輪也有助工人將棺木較快地滑進滑出車廂。

Wo Hop Shek hearse wagon design by I.B Trevor and an unknown former mechanical engineer from KCR

由杜利華及另一位不具名的工程師設計的運棺車廂草圖(圖片: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檔案編號 HKRS48-1-190)

九廣鐵路公司(當時由政府全資擁有)在紅磡站興建了接收遺體的車庫,以及用來舉行殯喪儀式的厝房及永別亭。港島的遺體先由船隻運往紅磡,再由火車運往和合石,是用來管理逝者遺體的完整物流鏈,解決一個所有城市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和合石墳場的建造和運營故事,正正反映了土地壓力、殖民管治與文化習俗議題之間的碰撞。 

1937 年,市區墳場逐漸爆滿,土地又越趨珍貴,不宜繼續撥來安葬先人。殖民地政府開始規劃在粉嶺興建新的大型墳場,由於此處位置偏遠,鐵路專線遂成為最具成本效益的運輸方案。當時,獅子山隧道和粉嶺公路還未興建,公路運輸既緩慢又昂貴。

再者,在物流過程中,「最後一里路」——即交通樞紐到最終目的地的運輸——往往是旅途中成本最高的一環。因此,與其先用火車把遺體運往粉嶺車站,再用貨車運抵墳場,倒不如修建一條直達墳場入口的路軌。一些歐洲國家和澳洲早有運棺鐵路的先例,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合石支線的建造工程一度因為日本在1941年攻佔香港而受阻,但該項目最終於 1950 年竣工。

然而,建造和合石墳場的決定並未獲廣泛支持。它意在取替市區所有公眾墳場和許多私營墳場,這些公私營墳場不僅將要停止接受新的墓葬,有些還要關閉,把墓地清空,將遺骸遷往和合石。東華三院就由曾因旗下墓園要關閉而反對這個方案。

事實上,自殖民地開埠初期以來,政府時不時遷移華人墓地的做法一直是個敏感議題。但歐洲人卻因殖民地政府的豁免而不受影響,毋須面對這類困擾,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自 1845 年以來安葬了大批非華裔基督新教徒,墳場一直營運至今。

1947 年,政府墳場督察華伯頓(S. F. Warburton)預料興建和合石墳場會不得人心,因此建議已獲准多營運幾年的香港仔墳場和鴨脷洲墳場只接收在當區去世的居民,否則,人們會因此而偽造地址。他在信中寫道:「將會令欺騙伎倆湧現。」他還建議,天主教私營墓地應只安葬終生信奉天主教的人,以防有人為了安葬在此墓地而在臨終前皈依。不過,歐洲人在這一點上同樣可獲豁免。

為了化解公眾的反對聲音,政府提出免費運送靈柩往和合石,並向每個家庭提供最多六張扶靈優惠火車票。1950 年,香港仔和鴨脷洲居民以路途遙遠為由,向政府請願,要求批准在鴨脷洲興建新墳場。政府拒絕請求,取而代之的是,自1951年重陽節起,掃墓節日期間,前往和合石的火車車票獲減三分之一的票價。儘管有這些優惠,1950年代末期,運往和合石的靈柩少於一半有親屬扶靈。大多數人都是在紅磡的永別亭舉行葬禮,然後將遺體交由市政總署的工作人員料理。

每逢掃墓節日,九廣鐵路每天安排10至13班特別列車,從尖沙咀站及油麻地站開往和合石與沙嶺(位於羅湖的金塔墳場),粉嶺站與和合石墳場之間還安排了特別接載巴士。到了1958年,人潮已變得非常擠擁,難以受控,警方遂要求九廣鐵路公司在和合石站架設鐵馬以控制人流。1968 年,市政局的一份備忘錄指出,將所有土葬集中於和合石的政策,造成了「清明節和重陽節的人群控制和交通問題」。無牌小巴也坐地起價。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政府禁止在掃墓節日期間駕車進入墳場。香港家庭每年兩次在交通混亂中,花一整天到粉嶺掃墓拜山的習俗,就是由一項規劃決策所造成。

Crowds at Wo Hop Shek station in around 1958

約1958年和合石車站的掃墓人潮(圖片:政府檔案處 歷史檔案館,檔案編號 HKRS48-1-191)

1983 年,九廣鐵路全面將柴油火車改為電氣化火車,和合石支線也在同年的清明節後停運。其時市民對和合石支線的需求已經下降。獅子山隧道在1967 年落成,縮短了汽車前往新界的行車時間。另外,土葬的需求亦已下降。政府為了節省墳場用地,大力推廣火葬,香港的火葬率從 1960 年的 2% 上升到 1982 年的 57%(目前這一數字已高於 90%)。此外,至 1980 年代,社會習俗已改變,重陽節時掃墓的人越來越少。在和合石支線營運的最後一年,清明節專列每兩小時才有一班列車從紅磡開出。對於九廣鐵路公司來說,要保留一條每年只用兩次、維修費用卻高達 15 萬元的路軌根本不合理。如今,支線已不復存在,鐵路拆除後,原址被用作粉嶺南區的地產發展。至於香港何處能覓得土地安放逝者遺體,問題猶在。

Map of Wo Hop Shek Branch line

前和合石支線及火車站於現今粉嶺的地理方位(根據1957年UK War Office map繪製,來源:Hong Kong and the New Territories (GSGS L8811))

This red gate between Tai Wo and Fanling Stations that marks where the train diverted to Wo Hop Shek Branch Line

這座紅色的閘門位於太和與粉嶺站的鐵路沿線之間,標誌著以前和合石支線從東鐵主線分岔的位置,是支線現存唯一的痕跡。(攝影:Joshua Wolper)

資料來源:

I.B. Trevor, “Carriage of Coffins by Railway from the Urban to the Country District for Burial,” Kowloon-Canton Railway 1950, HKRS 48-1-190 General Correspondence Files, HKSAR Public Records Office.

S. F. Warburton, “Wo Hop Shek Cemetery”, Inspector of Cemeteries, Hong Kong Government 1947, HKRS 48-1-190 General Correspondence Files, HKSAR Public Records Office.

Wong Wing Yin, “Crowd Control–Wo Hop Shek”, Memo from Commissioner of Police to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1958, HKRS 48-1-191 General Correspondence Files, HKSAR Public Records Office.

Government Secretariat, “Cheap Return Fares on the Railway – Arrangement for…to Wo Hop shek and Sandy Ridge at the Two Grave Worshipping Festivals Each Year”, 1951, HKRS41-1 Files Relating to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lonial / Government Secretariat, HKSAR Public Records Office.

Ko Tim-keung, “A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Cemeteries in Hong Kong: 1841-1950”,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41 (2001), pp. 241-280.

Chan Yuk-wah, “Management of Death in Hong Kong”, MPhil thesi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0.

〈 關和合石墳場:港府志在必行〉(1940年11月15日), 天光報。

〈九廣路代運棺材,每具百五元〉(1950年9月12日),香港工商日報 。

〈加班往和合石〉(1983年4月3日),華僑日報。

〈和合石鐵路支線明起停止服務,將成歷史陳蹟〉(1983年4月10日),工商晚報 。

Tymon, “Wo Hop Shek Spur Lin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2 September 2023.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