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子的三角餘地

(一)太子的三角餘地

太子一帶充滿了三角餘地,有些大得足以建起樓房,有的則只能容下幾株盆栽,以微妙而獨特的方式形塑這一區的街道肌理。當中折射出城市規劃的哪些考量呢?

撰文 City Unseen

沿著彌敦道向北行,至太子的邊界時,你會發現整個街區呈45度扭向左邊。在弼街處,荔枝角道從彌敦道打斜分岔出來,一路延展至深水埗。彌敦道與界限街交集後,同樣打斜45度,轉入長沙灣道。呈斜線的街道與貫穿南北、東西的街道交接,形成了一個個三角形的空間。太子一帶充滿了這些三角餘地,有的大得足以建起樓房,有的則只能容下幾株盆栽。

Map of triangular plots of land in Prince Edward

這些三角空間遺留在太子的不同角落,以微妙而獨特的方式形塑這一區的街道肌理。三角形的地皮上建起了三角形的建築。雖然並非每一座都有獨特的轉角設計,但僅僅在荔枝角道上就已有三個例子。

Metropark Hotel and Lui Seng Chun

左:旺角維景酒店;右:雷生春(圖片:香港建解)

第一座建築是位於太子道交界的旺角維景酒店。1990年落成,酒店最寬敞的房間正是位於稍有弧度的轉角位置。

第二個例子是法定古蹟雷生春,建於1931年。改建為浸會大學的中醫藥保健中心前,是這一區有名的「鬼屋」。

Triangular corner buildings at 194-196 Lai Chi Kok Rd. and 14 Nam Cheong St.

左:荔枝角道194-196號;右:南昌街14號(圖片:香港建解)

第三座建築是荔枝角道194-196號的唐樓,1959年建成,坐落於界限街的交界。地下轉角位的店鋪專門製造香港送貨工人使用的典型藍色金屬手推車。

荔枝角道之外,還有一個例子。界限街以西盡頭較小的三角形地皮,南昌街14號。這是一幢落成於1964年的唐樓,在空置近20年後,由一間投資公司買下,2019年翻新後變成古銅色的外牆,惹來不少爭議。

除此之外,有些較小的三角形地皮則被規劃為公眾休憩空間。自戰後到1990年代,市政局負責興建和管理公園,並提供市政服務(1999年被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廢除,並由新成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取代)。其時當局有見旺角、深水埗一帶的公共空間甚為短缺,而任何大型改善工程都需要留待市區重建時才能執行。於是只能見縫插針般,連帶區內最小的空地都改為休憩空間,包括那些因為面積太小而沒有特別用途的三角空地。

Overhead and street views of the Mong Kok Civic Triangle

旺角康民角(攝影:Joshua Wolper(左);圖片:香港建解(右))

旺角康民角大概是最具辨識度的例子之一。它位於荔枝角道和彌敦道交界,中間有一座噴泉,四周種了紫荊花樹。這裡的前身是加德士加油站,直到1987年租約期滿,旺角區議會決定將其改建為小型廣場。當時加德士就此提出反對,並提出折衷方案——在加油站的上面加建公眾休憩區。城市規劃委員會(簡稱「城規會」)基於安全與便利性的考慮拒絕了這個提議。時至今日,儘管康民角周圍車流繁忙,仍然可以見到不少人坐在長椅上,尤其是準備搭乘從鴉蘭街出發前往深圳的過境旅遊巴的乘客,他們往往會在此候車。

 

Two triangular sitting-out areas on Lai Chi Kok Road.

左:俯瞰荔枝角道與廣東道交界的三角形休憩處(攝影:Joshua Wolper) 右:荔枝角道與鴉蘭街交界的三角形休憩處 (圖片:香港建解)

沿著荔枝角道再往下走,有一雙分別建於1950年代和60年代的三角形休憩處。樹木的大小反映了休憩處的落成年份。齊腰高的花槽包圍整個空間,試圖幫助空間使用者阻隔交通噪音,但卻反而營造出一種不便進入的感覺,通常只有少數老人家在這裡休息。

 

Triangular children's playground at Nathan Road and Boundary Street.

彌敦道與界限街交界的三角形兒童遊樂場(攝影:Joshua Wolper)

這個兒童遊樂場同樣是建於1960年代,坐落在彌敦道、界限街和長沙灣道的交界上的三角形地皮。雖然空間不大,附近交通繁忙,常有車流噪音,但週末時依然相當熱鬧。

Two triangular traffic islands on Boundary Street.

界限街上的兩個三角形安全島,右邊的安全島經常堆放雜物或建築廢料。(攝影:Joshua Wolper(左);圖片:香港建解(右))

最後,還有一些三角形空間因為面積太小,只能充當交通安全島的功能。儘管如此,規劃署的旺角分區計劃大綱依然將其中兩個袖珍三角形標記為「開放空間」。從楓樹街的例子可見,此處的開放空間原本覆蓋了整條街道作三角形的其中一邊,反映出當局曾考慮將部分街道關閉,並納入休憩處,然而這個計劃最終卻未有實現。

這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空間似乎都未能有效地利用空間,那它們是怎樣形成的?下一篇文章《太子三角餘地的前世今生》將會深入探討旺角、深水埗和大角咀的街區佈局的發展歷程,回溯這些三角形空間的起源。

資料來源:

Urban Council, Objection to the Draft Mong Kok Outline Zoning Plan No. S/K3/1, UC.REC.71.88, 7 July 1988
Urban Council, 547MR – Open Space at Junction of Nathan Road and Lai Chi Kok Road (Mong Kok Civic Triangle), UC.REC.153.90, 30 January 1991.
Urban Council, Amenity Planning Zones: Mong Kok District, UC.RA.197.74, 11 November 1974.
Urban Council, Amenity Planning Zone: Sham Shui Po District, UC.RA.09.73, 17 April 1973.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