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面積僅145呎的建築
驟眼看來,文咸東街14號這間小小的茶店沒什麼奇特之處,除非你抬頭留意到它的上方。這個舖位與區內其他店舖不同,既沒有上層,也不是其他建築物基座的一部分,而是一棟總面積只有100呎(9.3平方米)的單棟建築,躋身於另外兩棟樓宇之間的三角夾縫中。
你或許會以為這是一棟僭建物,但其實不然。它有自己的地段,編號為 IL 6618(IL 為「Inland Lot」的縮寫,代表 「內地段」)。儘管這棟小房子外觀不是太老舊,但其所屬的地界已存在超過120年,亦是香港首個大型公共填海項目的產物。1851 年,一場大火燒毀了上環大約450棟建築物,災後的頹垣敗瓦連同填海物料被傾倒入海,在沿着原海岸線而建的皇后大道以及文咸街之間,填出了一片形狀不規則的陸地。這片土地被劃成幾個形狀不一的街區,這些街區再被細分成不同的地段出售。文咸東街14號最初是一塊大三角形地皮的一部分,整塊地皮以「海旁地段6號」的地段號碼出售。
到了1890年代,這些較大的地段進一步細分為小地段,用於建造單棟樓宇,因而無可避免地在街區各處產生了幾塊三角形地皮。在這些「三尖八角」的小地皮上,建起了怎樣的建築物呢?
文咸街是繁華的華人商業住宅區,在20世紀初最為興旺。這一帶是南北行的所在地,一個由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南北貿易公司 」組成的商行。這些公司經營中國內地與東南亞、日本、美國、歐洲和非洲之間的貨物轉口服務,主要轉運大米、海鮮和藥材。在美國、澳洲和加拿大淘金熱的推動下,大量金銀貿易公司也雲集於此。或許是因為文咸街特別興旺,它在20世紀初時常成為拍攝對象。1920年代的照片顯示,街上到處都是二至四層高的唐樓(下舖上居),面向街道的店面一般只有4.5米闊(15呎),但內裏可深達12米(40呎)。這些唐樓許多都有鐵製的外懸露台,是第二代唐樓相當典型的特徵。下圖中,文咸東街14號位於街道左邊視野範圍外。
我們也找到一張1947年拍攝,當中顯示文咸東街14號有一棟三層高建築物的照片,是由美國攝影師馬克.考夫曼(Mark Kauffman)為《生活》雜誌所拍攝。遺憾的是,受照片版權所限,我們無法在文中展示(不過讀者們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查看,文咸東街14號就是右起第五棟、較矮、沒有露台那座建築)。因此,我們製作了一幅3D構想圖,以顯示這棟匪夷所思的樓房如何能擠進如此狹小的地段。我們亦從政府檔案處找到這棟建築的平面圖,發現裡面的樓梯是以一個古怪而陡峭的設計塞在房屋的後方。如果一個人要走上這條樓梯,就要先側身爬上第一級樓梯。此處假設一層樓有三米高(10呎),每級樓梯的高度大約是30釐米(12吋),但深度卻只有10釐米(4吋)。
據我們所知,這棟三層建築一直倖存至1970年代初。區內持續的重建項目使許多較老舊建築的結構變得不穩定。1973年3月,建築事務監督宣布文咸東街8號、10號和12號為危樓。由於拆除這些樓宇會導致6號和14號結構不穩,因此這兩棟樓也必須清拆。
1973年11月2日,政府憲報刊登了清拆令,引用《建築物條例》第26條強制拆卸8號、12號及14號三棟樓宇(為何6號和10號未包括在內,原因不明,也許是由於業主已開始動工拆卸)。根據《已拆卸建築物(原址重新發展)條例》,業主必須向因拆卸而被迫遷的受保障租戶支付賠償。根據1974年2月15日刊登的政府公告,一家名為Shun Cheung Wool Yarn的商號租了這棟三角形建築全棟樓來經營業務,其商號東主可獲8,000港元賠償。雖然在1974年的香港,8,000港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當時工廠工人平均日薪為23港元;但與旁邊的面積約為其2.6倍的文咸東街12號所有租戶合共獲賠償的22,500港元相比,還是偏少。
清拆令中顯示文咸東街8號、12號和14號並非由同一業主持有。我們無法得知14號的業主為何不賣地以讓這塊地皮納入更大的地產項目中,只知道後來4號、6號和8號被合併,10號和12號則被單獨重建,而另一邊的16-20號已於1965年被重建,只餘14號單獨保留下來。
地段的佔地面積如此小,實際上已無法興建多於一層、而又符合20世紀建築安全和消防規定的建築。這使得文咸街14號成為一個異類,因為附近幾乎所有的三角形地皮都被合併進了更大的地產項目。早些年,兩塊面積分別為102呎(9.4平方米)和 300呎(28平方米)的小地皮還殘存於文咸東街140號和142號,兩棟建築均只有一層,由臨街店舖經營,不過2011年左右,140號被納入了上環iClub酒店的重建計劃內。如今,142號已空置,被建築圍板圍起,誰知道那裡將來又會建成怎樣的建築?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19年12月)。〈「東西南北文咸街」講座系列〉。
香港環境保護署(2008年5月)。“Consultancy Agreement No. NEX/1023, West Island Lin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i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 Appendix 6.1: Reclamation History”。
Hal Empson, Mapping Hong Kong: A Historical Atlas (1992), Hong Ko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First Edition.
地政總署開放數據。香港維多利亞城(1897)。香港:地政總署。
地政總署。地理資訊地圖。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Mark Kauffman, “Hong Kong”, B/W negative, March 1947, LIFE Photo Collection.
南北行(2024年2月22日)。〈南北行公所簡介〉。
Naomi Ng, “How Hong Kong’s first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 sprang from a devastating fir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0 December 2018.
富豪地產信託(2014年8月26日)。〈2014 Interim Report〉。
Secretariat for Home Affairs Tenancy Inquiry Bureau, “No. 14 Bonham Strand” (Floor plans of dangerous building), 9 March 1973, Government Records Service, HKRS378-3-1833.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Demolished Buildings (Re-development of Sites) Ordinance (Chapter 337)” G.N. 2861, G.N. 2682, and G.N. 2863, 2 November 1973.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Demolished Buildings (Re-development of Sites) Ordinance (Chapter 337) Notice of Final Awards under Section 9,” G.N. 410, G.N. 411, and G.N. 412, 15 February 1974.
華僑日報(1973年3月3日)。 〈文咸東街危樓五間住客早遷不必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