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無處的天橋

通往無處的天橋

西營盤的西邊街有一條讓人一頭霧水的天橋。這天橋背後的城市規劃故事是什麼?回溯當年的交通規劃,從城市發展和土地用途的變遷,解讀城市景象的構成。

撰文 City Unseen

西營盤的西邊街有一條讓人一頭霧水的天橋。一端是無障礙斜道,另一端卻只是普通的樓梯。這條天橋很短,撇除斜道和樓梯,才不過12米長。為什麼會建這樣的天橋呢?其中一條線索顯示,它原本屬於一條通往海傍的天橋。那麼它是因為某些原因所以未完工嗎?事實卻恰恰相反——數十年前,這條天橋曾橫跨干諾道,後來卻被拆除了。

 

footbridge on Western Street only stair exit ahead

今天的干諾道是貫穿港島北岸的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有數條高速行車線。在1970年早期,這裡卻有另一番光景。昔日的干諾道就在海岸線上,碼頭工人忙碌地搬運貨物到街對面的貨倉是此處的日常。然而,1973年至1986年間的填海項目卻將之從海邊割離。因為當時政府認為西營盤過度擠擁,需要填海造地作基礎建設之用。

香港在這段時期的城市規劃也越趨以車輛主導。僅僅10年間,登記車輛的數目就從1970年的144,000輛翻倍至1980年的299,000輛。政府於1982至84年間就中區交通進行研究後,決定將干諾道改為「連接(灣仔)夏慤道與(西營盤)山道的…無阻道路」以舒緩中期的交通擠塞。

來往干諾道的汽車不再停下來予行人過路,因而需要修建數條行人天橋。現時截斷了的西邊街天橋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計劃在1985年時呈給當時的市政局。航拍圖片顯示這條天橋於1989年完工,但到了1996年的時候,已是部分拆除的狀態。另一條位於水街的天橋則被完全拆卸,行人改為在地面過路。位於東邊街的第三條天橋亦被拆卸,並遷至附近100米處重建。

為何有如此浪費資源的決定?這個故事反映當時的發展規劃以高速進行卻缺乏協調。其時政府分別進行了兩項規劃研究,一項是關於中區交通狀況,另一項則是修建西區海底隧道的可能性,彷如兩者間沒有任何關聯和影響。到了1985年,市政局通過改善干諾道的計劃。另一邊廂,早一年完成的海底隧道研究則建議在西九龍和西營盤的填海土地建造新的隧道,不過仍需要多幾年的時間研究交通狀況和可行性,才能落實西區海底隧道的最終方案。因此,干諾道的改善工程照樣進行,仿佛視海底隧道的規劃如無物。

Land use plan of Sai Ying Pun reclamation area in 1985

這個時期的土地用途頻繁改變,突顯決策過程缺乏全局考量。交通工程師做重大決定,土地用途規劃人員隨之行動。1985年的西營盤填海土地規劃(1985)尚未有興建海底隧道的部分,規劃內容除了擴闊干諾道之外,亦相對注重行人友善和混合土地用途。干諾道的貨倉遷至一街之隔的新貨物裝卸區;大片土地則被劃為公園用地,更將修建一個結合商業和社區設施的乘客及汽車渡輪碼頭。當時的規劃人員預計市民對渡輪服務仍有大量需求。這一設想解釋了修建多條行人天橋的目的,正是為了方便人們橫跨干諾道前往乘搭渡輪。

 

Land use plan of Sai Ying Pun reclamation area in 1988

翌年(1986年),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將西區海底隧道的入口新增至圖則上,大片區域被標記為「未確定用途」。1988年的土地用途圖則變成了尷尬的折衷方案。城規會不清楚隧道建成後的具體位置,只能把幾條支路含糊地疊加在圖則的地面交通網絡上,這一帶的土地用途被切割得更支離破碎。當時正在興建的三條天橋中,有一條更伸進了計劃內的隧道支路群中,實在難以想像行人如何在這片混亂中行走。當時的規劃人員也並未意識到,渡輪的需求會因為隧道的落成而消失。因此,規劃中的碼頭東移至數百米外,直到1993年才悄然地從圖則中移除。

 

Land use plan of Sai Ying Pun reclamation area in 1993

同年立法會通過西區海底隧道的工程合約,隧道迴旋入口的設計落實,並納入圖則內。三條行人天橋中,兩條移除,一條重置,以騰出空地修建支路。與此同時,隧道入口將佔據西區食品批發市場和孫逸仙紀念公園之間長達640米的海濱地皮,行人再也沒有步行至附近的必要。

到底為何西邊街的天橋沒有完全拆卸呢?它現在的用途又是什麼?現時的西邊街地面設有圍欄防止人橫過馬路,行人要上落天橋才能橫跨12米寬的街道,這段額外路程大約為100米。輪椅使用者更是無法使用這條通道。他們需要向南繞路120米到下一個街口,才能過馬路,路程幾乎與天橋相約。這個道路安排讓西邊街得以保留為干諾道的轉彎車道。

西邊街天橋在修建之初是為了讓車輛無阻通行,然而落成不久後就因更大型的道路工程而被取代。天橋的其中一部分被保留,以便車輛繼續無阻隔地行駛。這構造卻在無心插柳之下成了車輛主導的城市規劃的產物。

Vehicle turning left from Connaught Road onto Western Street
Sources:
  1. Kathryn Kurek, Joseph Lebenski and David Moquin, “Assessing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Reclaimed Land in Sheung Wan”, student paper, 24 February 2006,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2. Omega Centre, Centre for Mega Projects in Transport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Profile: Hong Kong, West Harbour Crossing”, 2011, Bartlett School of Planning, UCL.
  3. Planning Department, Sai Ying Pun and Sheung Wan Outline Zoning Plans Nos. S/H3/1 (1985), S/H3/4 (1988) and S/H3/9 (1993), HKSAR Government.
  4. Survey and Mapping Office, Hong Kong Government, Aerial photographs nos. 5308 (23 October 1973), A05941 (20 September 1986), A18273 (9 September 1989), A52504 (23 April 1996), courtesy of HKMS 2.0, Lands Department, HKSAR Government.
  5. Transport Department, “The Annual Traffic Census 2021”, TSSD Publication No. 22CAB1, September 2022, HKSAR Government.
  6. Urban Council, Capital Works Select Committee, “A Study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Mid-levels and Central District”, CAP/123/85, 12 December 1985, Hong Kong Government.
  7. Urban Council, Environmental Hygiene Select Committee, Recreation Select Committee, Markets and Street Traders Select Committee, Capital Works Select Committee, Culture Select Committee and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Whole Council, “Upgraded Connaught Road and Ancillary Roadworks Project,” ENH/42/85, REC 52/85, MST 40/85, CAP/43/85, CUL/35/85, CW/70/85, 8 July 1985, Hong Kong Government.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