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唐樓芳蹤何在?

1870年代太平山的「第一代 」唐樓。資料來源:維基共享資源,公有領域圖片。

第一代唐樓芳蹤何在?

一切要從火災、瘟疫、劣質建築和始料不及的後果說起

撰文 City Unseen

今時今日的香港,俗稱「下舖上居」的戰前商住混合樓宇(「唐樓」)已如鳳毛麟角。2021年,考城學社的普查中記錄了大約 170 個戰前唐樓/洋樓建築群,涵蓋大約 200 幢獨立建築。雖然目前沒有完整的唐樓樓齡統計數據,不過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的歷史建築評估名單列入約 100 幢唐樓,當中大部分是屬於第二、第三代。

在古諮會的名單上,1930年代的唐樓有46間,1920年代的有40間,屬於1910年代和1900年代的均為6間。中環威靈頓街120號的永和號雜貨店是目前所知,仍然屹立不倒的唯一一幢19世紀唐樓。它是市建局一項大型重建計劃的一部分,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活化工程。為何第一代唐樓所餘無幾?在溯洄因由之前,我們先要定義一些術語。

 

三代戰前唐樓

根據建築史學者李浩然和狄麗玲的研究,第一代唐樓建於19世紀,是以廣東青磚建成的狹長形樓宇,裝飾甚少,屋頂為三角形瓦頂。唐樓寬度(約4.5米)取決於支撐結構的杉木樑長度,房屋牆接牆,背靠背,只有前面有窗戶。屋後有一個灶房,屋頂上有一個用於排煙的洞口。

Wing Woo Grocery Store in 2016 攝於2016 年的永和號雜貨店。

攝於2016 年的永和號雜貨店。圖片來源:徐聖傑,共享創意3.0。

第二代唐樓落成於1903年至1920年代之間,設計受到1903年通過的《公共衛生和建築條例》影響。這條新法例是在1894 年鼠疫爆發之後通過。當中規定房屋必須設有廁所、後巷和天井,以改善通風和衛生狀況。由於建築高度和深度受限,衍生出陽臺延展至覆蓋行人道的設計。這一時期的建築方法也進入過渡階段,結合傳統磚木和鋼筋混凝土。

建於1920年代以前的第二代唐樓已為數不多。左:餘樂里9-12號(約建於1918年),圖片來源:Thanh Nguyen。右:皇后大道中 172-176 號(1900年代初),圖片來源:香港建解

Wooden roof beams in 9-12 Yu Lok Lane, preserved as a mini-museum by the URA 餘樂里9-12號的屋頂木樑,市建局將其保育成小型博物館

餘樂里9-12號的屋頂木樑,市建局將其保育成小型博物館。圖片來源:Thanh Nguyen。

第三代唐樓始於1930年代,並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鋼筋混凝土是主要的建造材料,這時期許多建築都有裝飾藝術風格元素,追隨當時全球建築的主流趨勢。1935年,建築法例進一步修訂,產生了自然通風的共用樓梯設計,這也成為這一代唐樓的顯著特徵。

太子道西190-204號是最完整的1930年代第三代唐樓建築群,可留意其具裝飾藝術風格的弧形露台和魚鱗狀裝飾。圖片來源:香港建解。

為何1920年代以前的唐樓存留數量大降?若單論歲月無情,似乎未足以充份解釋這一現象。假設古諮會未曾遺漏保育許多較舊的建築,當中還有其他因素,如火災、瘟疫、粗糙建築質量以及 1920年代租金管制政策的意外後果,就讓我們在下文逐一分析。

 

火災

開埠初期的數十年間,常有火災發生,燒毀數以十計甚至百計的建築物。熊熊烈火在稠密、部分以木材建成的樓房間迅速蔓延,遏止火勢的唯一辦法往往是用炸藥炸毀建築物,形成防火帶。1868年消防處成立以前,救火工作是由英軍和地區商會資助的各種志願救火隊負責,但卻成效不彰。

描繪1866年12月一場大火燒毀200棟建築物的版畫。圖片來源:《倫敦新聞畫報》,公共領域圖片。

1851年、1856年、1858年、1866年、1867年和1868年皆曾發生嚴重大火,1878年的一場災難級大火更燒毀了上環機利文新街和中區警署(大館)之間約 400 棟房屋,永和號雜貨店就是在這場大火後,建於廢墟之中。

 

瘟疫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導致2500人死亡。其後直到1929年,每年夏天都有小規模爆發。兩名被派往香港調查的外國科學家早於1894年發現鼠疫細菌,但當時人們對跳蚤和老鼠的傳播途徑還不甚了解。許多政府官員仍然相信「瘴氣理論」,認為疫症是由受污染土壤釋出的劣質空氣造成。因此,他們將太平山——一個供水或排水系統不足、四分之三房屋都被切割成窄小板間房的貧困華人社區列為疫症源頭。

殖民地官員經常將唐樓的惡劣居住狀況歸咎於華人生活習俗,一些華人業主更利用這種看法,辯稱將西方衛生標準強加於他們身上是不公平的做法。但事實上,當時包括歐洲人、印度人、巴斯人和葡萄牙人在內的各種國籍富人,都有修建唐樓作為出租物業,太平山有三分之一的建築物是由非華人業主持有。

1894年10月,儘管業主強烈反對,《太平山收回條例》在立法會以一票之差獲得通過。政府一把火將417幢唐樓夷為平地,清除表層泥土後,再以更高的標準重建整個社區。數以千計居民因此被迫離開家園。這就是粵語中「洗太平地」一詞的由來,意思是清除一切。

Tai Ping Shan resumption area, 1894-1898. Blake Gardens, named after then-Governor Henry Arthur Blake, was built on the site afterwards. 太平山的收回土地(1894-1898 年)。以當時的港督卜力命名的卜公花園其後在此建成。

太平山的收回土地(1894-1898 年)。以當時的港督卜力命名的卜公花園其後在此建成。

劣質建築

為了盡可能減低建築成本,許多早期唐樓往往以質量較差的青磚建成。建築商偷工減料以節省材料,並賄賂工務司署的監管人員,以求他們對此「隻眼開隻眼閉」。房屋建成後,在沒有正式屋契的情況下出售,意味著沒有人負責維修。因此,當時報紙上經常有房屋倒塌的報道。1901年發生一宗特別嚴重事故,閣麟街有兩棟樓齡不到30年的房屋倒塌,造成43人死亡。隨後的調查揭露,房東為了節省成本,不但省去建築物的結構樑,建造空心牆,還在樓頂加蓋了一層樓。除此之外,當時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報告中顯示,1895年5月至1901年8月期間,共有71起樓宇坍塌事故,當中牽涉至少30幢完整房屋以及其他部分坍塌的建築。

 

始料不及的後果

1920年代初,通脹和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全球糧食短缺,導致香港的住屋負擔危機到了無法承受的程度。1921年6月,時任港督司徒拔引入法例,將租金凍結在1920年12月的水平直到當年年底。法案獲得絕大多數公眾的支持,租金管制每年皆獲延長,並持續至1925年。然而,為了鼓勵興建更多的房屋,新建築物被豁免於此限,但結果卻適得其反——業主趕走租戶,聲稱要重新發展。有時只是不必要的修葺,但在許多情況下,建築物卻確實被拆除。因為業主們認為比起另覓地皮興建新屋,原址清拆再重建所換來的投資回報更可靠。

至1923年,有立法會議員投訴,一些完好無損的建築物也被清拆,當中包括上海街一幢僅有兩年樓齡的建築。租戶也不得不用金錢收買房東(支付「鞋金」),以免流離失所。在這種情況下,一幢唐樓即使能在之前幾十年的常發火災、瘟疫和劣質建造工程中倖存下來,卻仍可能在1920年代的重建熱潮之中倒下。

 

倖存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約有19,000幢建築物被摧毀或損壞,隨之而來的是多次重建浪潮。現時為數不多的唐樓已成為保育焦點,也引發人們的懷舊之情。縱然有些已被改建成藝術場所和餐廳,但在精心修復的外牆底下,它們仍舊是那一段混亂而不浪漫歷史的標記;見證從最早期開始,香港社會就已經視房屋為投資工具,而非長久安居之所。一如那些曾經窩居陰暗局促板間房的人們,這些建築物也是時代的倖存者。

 

 

資料來源:

Cecilia L. Chu, Building Colonial Hong Kong Speculative Development and Segregation in the City, Routledge, 2022.

Lee Ho Yin, “Prewar tong lau: A Hong Kong shophouse typology”, Pre-war Tong Lau: A Hong Kong Shophouse Typology, A Resource Paper for the Antiquities and Monuments Office and Commissioner for Heritage’s Office, 19 April 2010.

Lee Ho Yin and Lynne D. Stefano, “Tong Lau: A Hong Kong Shophouse Typology”, Gwulo, 9 May 2016.

Patricia O’Sulliva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s Fire Services Department, and the devastating infernos that forced the city to form a proper response forc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5 June 2022.

Stephen N.S. Cheung, “Roofs or Stars: The Stated Intents and Actual Effects of a Rents Ordinance”, Economic Inquiry, Oxford vol. 13, i.1, 1 March 1975.

考城學社(2022)。【港九戰前唐樓與洋樓地圖2021】

古物諮詢委員會(2021)。“搜尋個別建築物資料(1,444幢及新項目歷史建築)” (最後修訂日期:2023年1月5日)。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

你可能感興趣